
【藝鼠】藝術教育講座
藝鼠-藝術教育講座
2018一月通告
講題:藝術進入生活,教師型藝術家崛起
講師:王藁賢(台灣在生活藝術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
【注意!本次講座時間是星期日,地點有修改請特別留意】
王藁賢老師從體制內的藝術教育工作離開後,廣招同好籌組協會,將藝術展演與藝術教育的方式媒合,讓藝術進入常民生活空間,王老師自身從事藝術創作及藝術行政工作,亦策劃展覽,媒合藝術教師成立工作坊,將博物館的展示,典藏及教育等三項重要的功能透過藝術家及藝術教育工作者帶進社區,王老師曾提出"微型生活展演"的概念讓藝術進入生活,使更多常民成為藝術的參與者,本次講座,王老師除了分享廢墟,工廠,咖啡廳,美髮沙龍等藝術展演的經驗,也會和大家交流在我們生活的日常空間裡藝術展示與藝術教育的關係,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在2018第一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下午兩點準時蒞臨,一起了解藝術如何走進生活,融入生活。
講師經歷:
王藁賢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畢業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
【本場講座感謝王藁賢老師贊助】
日期:1/28(日)下午2:00~5:30
地點:台北市光復南路417巷155號1樓
交通:捷運-板南缐國父紀念館站、公車-光復南路市民住宅站
報名:全球藝術教育網粉絲頁…

【微塵浮花】《Floating Thoughts》林育正展
《微塵浮花 Floating Thoughts》林育正展
展期:2017/12/14 - 2018/02/25
地點:臺南蕭壠文化園區 機關車庫

【 新樂園 】楊淑芳創作個展
展期 / 2017.10.7~2017.10.25
地點 / 大墩文化中心 / 大墩藝廊 ( 二 )
地址 / 台中市英才路600號
時間 / AM9:00~PM9:00(週一休館)
藝術家駐場日pm3:00
10 月 7六. 8日 . 15日. 22日
我們一起…

【新浜貳拾x南方游擊】SPP 20週年特展
《新浜貳拾x南方游擊》SPP 20週年特展
l 指導贊助單位:文化部
l 主辦單位:高雄市新浜碼頭藝術學會
l 協辦單位:哲學星期五@高雄
l 受邀單位:新樂園藝術空間
l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瑚岩美術舘、台灣在生活藝術文化發展協會
l…

【 未知的日常】鄭農軒個展
《未知的日常 》鄭農軒個展
展 期|2017/09/30 — 2017/10/21
開 幕|2017/09/30(六)17:00 - 19:00
座 談|2017/10/07(六)15:00
與談人|白適銘 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時 間|13:00…

【 焦慮劇場】鄭農軒、高玉穎雙人展
––––––––––––––––––––––––––––––––––––––––––––
展覽 ❙ 焦慮劇場:鄭農軒、高玉穎雙人展
時間 ❙ 2017/7/8 (六) — 2017/10/1(日)
地點…

【當代藝術綠線通關】
/ 圖為在生活藝術協會藝術家- 林育正作品
當代藝術綠線通關
展出藝術家 / 張乃文、林煌迪、曾偉豪、任大賢、蔡坤霖、林建志、李承亮、林育正 (新藝獎得主)
「安平海關」這個展場
文∣胡永芬…

【成為你想成為的】陳怡君藝術創作個展
展覽時間:2017/2/5 Sun. – 2017/2/25 Sat.
展覽地點:HOLOthé福祿茶 人生它教會我,在必要時大方的去糾結。
每日14:00 – 22:00,基本消費為一杯飲料
無需其他入場費用,可帶外食、謝絕外飲,謝謝配合
.
成為你想成為的。
是一個肯定句,前提是得先知道「你想成為什麼?…

【冉冉 RanRan】 CONNECT+ PROJECT
【冉冉 RanRan】
CONNECT+ PROJECT (English Below)
斯德哥爾摩國際藝穗節,最具震撼表演金鴨獎作品文件展,特邀嘉賓斯德哥爾摩藝穗節藝術總監和北歐藝術連盟網的亞當派克斯連線座談(2/18)
CONNECT+…

【國際鋼雕展】 林育正│八風吹不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sXEIOwmxpI
關於作品的一段描述:八風吹不動
翻轉著的是四方而來的風,我在此建構了一個城堡,關於攔截、關於留念,太多的關於,只是為了那轉瞬而逝的感動。
駁二,每次來到此地,感受到的都是那豔陽與海水以及輕輕吹拂的海風,明媚的風光烙印於記憶深處。呼應著本次2016年第八屆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策展主題「嬉型鋼」,強調以嬉趣動態的創作,開啟獨特的感性體驗場域,憶起那印象至深的自然動能,因而產生以風及水去作為本次作品的運轉能量來源。
這次藝術節,從選材開始就是一令人振奮不已的歡騰。東和鋼鐵苗栗廠是這次選取素材之地,進入廠區,映入眼簾的是那極為龐大、高如山巒的廢材放置地,血液在那一轉瞬沸騰,此時,這已經不是你可以預先知道你作品最後樣貌的時刻,而是諸多材料各自在敘述著它的可能性,而你,只是被他引導著去挑選、去聆聽、去觀看他所述說著屬於各自的故事。諸多訊息紛湧而至,我費心傾聽並思考著如何將其整合建構成作品。因此,當材料運至創作營現場,我亦以一種將材料散置於基地的方式去做組建作品的場域。讓各式不同的材料去做彼此間的對話,而我只是觀看與聆聽其訊息再將之重組相連。這其實是個人平日所擅長的作品創建方式,我總是將所有的物件散置,去觀察及思考彼此間的關連與連結,去聆聽其所發出的訊息密碼,而我只是解碼之後再不斷的排列拆解去建立作品。
在整個創作的歷程之中,身體的勞動連帶了思緒的省思。一直以來我沉溺於運用電力驅動的方式去使作品產生運轉狀態,本次迴異於以往的慣用手法而改採自然動能趨動的方式,是希望藉由此種自然能量之運動方式,將環境的元素連結於作品之上,試圖將環境與作品產生連動關係。當改變了原有擅長的電力運作方式,而改以自然力推動時,形式的轉變,推演出”翻轉”或可更明確的可以指稱為自身創作脈絡之核心,翻轉本身帶有攔截的意味,攔截了某種思緒、攔截了某種意念、攔截了某種記憶、攔截了某種時空,藉由一種翻轉;捕捉的運動狀態,靜態的作品結構因翻轉因而產生了連續的感性體驗。
而鋼鐵作為與港都歷史淵源脈絡之重要元素,連結了以城堡的概念去架構作品,運用鋼板及管材焊接出八角型的主體建構與類碉堡城堡的穩固視覺語彙,於其上建構了諸多差異或隱約可發現其相互關聯之物件,試圖藉由一種散置造型語彙的方式,恍若一座城市劇場,讓各自物件敘說各自的故事,來與港都工業文明歷史相互連結。…